在区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5日)
陈昊旻
各位委员,同志们:
一年来,区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干担当、攻坚克难,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力应对“三个大考”,奋力答好“三张答卷”,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扛起琼山担当。
一、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琼山落地生根
区委常委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中央12号文件、《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用心用脑用情学,真抓真干真落实,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主动作为,抢抓自贸港建设历史机遇,召开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琼山区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行动方案(2020年)》,成立琼山区推进自贸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共召开区委书记专题会33次,研究推动海南自贸港有关政策在琼山取得早期收获。制定实施《海口市琼山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工作规则》,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和“深度学习、深度调研、深度创新、深度落实”活动,切实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学习强国”等平台,通过专题学习、座谈研讨、理论辅导、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原原本本学、反反复复学、融会贯通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编印4期《琼山先锋》,刊登党员干部学思践悟系列文章71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争当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宣传员、实干家、建设者,涌现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冯晖、“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个人”张法刚等一批先进典型。
二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按照中央“六个讲清楚”要求和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区三套班子领导、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带头深入基层,开展一系列有声势、有深度、有影响的宣传宣讲活动50多场(次),学习人数达2万余人次,全区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模范人物讲党课248场(次),培训党员9500多人次。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用好“益·老爸茶”基层理论宣讲平台,推动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以《海口:“老爸茶店”里听政策宣讲解“渴”》为题点赞我区宣讲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多次召开专题会、座谈会,认真思考琼山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定位和比较优势,研究谋划“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二、抢抓自贸港建设历史机遇,驱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区委常委会坚持新发展理念,抢抓自贸港建设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琼山资源优势、后发优势、环境优势,以“消费、产业、项目、招商”,四轮驱动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有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全区上半年经济止跌企稳,下半年逆势上扬,呈“V”字形上升反转,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琼山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44亿元,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143.6亿元(其中不含云龙产业园),同比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8.4亿元,同比增长8.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54元,同比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优至10.2∶17.3∶72.5。
一是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琼山发展定位,大力构建以日月广场为核心的国兴新兴消费商圈。积极对接国内免税集团,推动日月广场海口免税店扩大经营面积和品牌种类,海发控集团全球精品免税店(一期)拟于1月30日开业,成功举办“免税购物狂欢之夜”“名优产品闪购节”“第二届离岛免税年终盛典”等促消费活动。2020年全区免税商品销售总额达6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倍。引进重庆外经贸集团建设跨境电商体验街区,预计春节前投入运营。编印琼山文旅宣传画册《美丽琼山》,以红色、古色、绿色“三色”旅游文化为主题,组织开展琼州汉服潮、“重温历史·走向辉煌——庆祝海南解放70周年重走琼崖红军路”徒步活动、甲子低空飞行体验及电竞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将文化底蕴转化为流量经济,全年接待游客总数达到390万人次,旅游消费恢复到疫情前80%左右水平。
二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持续贯彻“零关税、低税率”以及原产地规则,实施“一正三负”四张清单,推动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以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特别是推动了以现代金融服务业、绿色环保产业等“未来”产业,在琼山实现“零”突破。提升金融商贸发展水平,重点打造国兴大道大英山CBD金融产业聚集区。着力发展楼宇经济,全面梳理盘活红城湖、滨江等棚改片区、凤翔商贸城片区等重点区域写字楼资源,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大型企业总部在我区形成集群化布局,梨视频、中航美林等行业领军企业在我区设立区域总部。打开国际教育产业新局面,德威公学项目破土动工,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签订初步合作协议。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工业,中科院理化所新型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基地落地云龙产业园,推动云龙产业园打造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聚区。
三是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研究制定《海口市琼山区2020年投资项目推进工作方案》,不断完善重点投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每月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书记专题会,严格落实“五个一”目标责任机制和“三色”过程管控机制,推动全区固定投资增速在第二季度实现由负转正,全年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G360文临高速公路(琼山段)、三永公路、白驹学校(椰海分校)、海瑞大桥与滨江西路互通立交工程等一批强基础、惠民生的项目有序开工,龙昆悦城、红城湖商业广场、海垦红明湘海荔枝产业基地等一批聚人气、增活力的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全区项目建设提速明显。
四是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紧扣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围绕国兴片区、凤翔片区、滨江片区、云龙临空产业衔接区和7个镇域产业布局定位,有针对性开展以商招商、以商引商、精准招商、专业招商。2020年,我区签署招商框架协议44个,协议投资额96.4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量的175.35%;签署实质合同21个,金额39.9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量的249.75%;项目投资额14.8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35.09%;纳税额6.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量的104.94%;实际利用外资额1.15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量的115%,5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三、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区委常委会坚持把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造集约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一是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制定印发《琼山区2020年制度创新工作方案》,向市委深改办报送4个案例,其中日月广场党建引领案例作为海口市制度创新案例向省委深改办报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登记及流转合同备案176宗、1.33万亩。积极推进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完善宅基地分配、流转抵押、退出、使用、收益、审批、监管等制度方法路径,加快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海南唯一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房项目——上丹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房试点项目开工建设。国企改革稳步推进,积极推动区城投公司、区重点公司、区国资公司3家企业的优化重组。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将全区38家行政事业单位的157宗经营性国有资产,分批分项委托移交区城投公司、区重点公司经营管理,资产收益提高120%以上。研究制定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方案,顺利完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及相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整、区级执法队伍机构编制调整、镇(街)执法队伍机构编制调整等改革工作。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创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任务,建立区领导走访企业制度,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政银企融资对接机制。落实企业秘书制度,建立健全“12345+营商环境服务”工作机制,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以“企业和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政务服务效能的标准。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极简审批,形成75项“秒批”事项清单,推出环评“正面清单”,将原来3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全区审批事项平均承诺办结时限压缩77%。深化政务服务“一窗一网一枚一次”改革,在区、镇(街)两级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工作,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8%,“一枚印章管审批”正式落地,设立企业开办综合窗口,企业注册登记、刻制公章、税务登记等业务可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强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互联网+监管”事项覆盖率达100%。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2020年共减免7223户税款3.1亿元。
四、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公共卫生环境
区委常委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序有力有效。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防控总方针,落实“五级书记齐抓防控”的部署要求,迅速建立高效顺畅指挥体系和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先后召开70次疫情防控指挥长会议,动员全区力量,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对大园社区、江畔人家小区等出现确诊病例的重点区域实行全面封闭式管制,在全省率先对重点片区实行封闭管理,有效遏制了主城区的疫情蔓延势头,成立“五乡”志愿服务工作队,保持广大农村地区“零病例”,仅用28天实现无新增本土病例,累计报告的14例确诊病例全部出院。积极参与对口驰援湖北荆州各项工作,累计捐款110多万元。涌现了战“疫”一线管家张立宏、“海南省两新组织疫情防控优秀共产党员”杨海荣、“最美逆行者”李博学、黎经红等一批先进典型。
二是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举措,全力推进“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较早实现复工复产、复商复学,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印发《琼山区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工厂复工复产防控指引》等文件,落实省、市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各项优惠政策。区三套班子领导带头对辖区内“三个一百”等企业项目进行调查走访,走访企业200多家,帮扶企业纾困解难,协调各银行为587家企业授信22亿元,已经放款15.4亿元。多措并举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紧缺问题,确保辖区82个建设项目、83家工业企业按时复工达产。全力抓好“三农”领域“一抗三保”和扩种增养措施,2020年上半年共出岛瓜果蔬菜6.5万吨,同比增长5.6%,帮助贫困户销售因疫情影响滞销的农产品193.3吨,未发生因疫情返贫的现象。落实“两案十制”,有序推进辖区内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如期开学复课。
三是持续巩固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果。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加强对冷链食品溯源监管和候鸟人群管控,圆满完成高考中考等重大活动防疫工作,巩固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果。
五、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区委常委会自觉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真抓实干,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脱贫攻坚部署要求,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980户8698人已实现全部脱贫,10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建立返贫、新增贫困人口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健全稳定脱贫和逐步致富的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创新“乡村买手”扶贫模式,充分发挥了脱贫户自身优势,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得到多家中央、省、市新闻媒体的肯定。深入开展产业扶贫,全年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849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04个,贫困户覆盖率达100%,红旗镇大湖桥三角梅扶贫产业基地获评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二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大坡胡椒、云龙淮山等六大地理标识品牌为矩阵,构建起“一镇一业”新发展格局,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初显成效。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品牌不断强化,“琼山荔枝”“琼山福稻”“琼山凤梨”等“海口火山”系列品牌变身“网红产品”走俏线上线下。2020年,冬交会我区签订合同金额3.77亿元,同比增长10.7%。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开展数字乡村建设,举办“海口火山荔枝节”“荔志叔”大比武和“桂圆便团圆”千亩龙眼促销助农产品推介活动等,进一步提升琼山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加快推进牧原、海垦新希望、罗牛山3家龙头企业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待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存栏规模60万头、新增出栏规模30万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培育发展田园综合体,推出了本立红色主题乡村旅游等一批特色民宿,红旗镇泮边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三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三三制”“巷长制”等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继续推进“三清两改一建”和“厕所革命”,实现农村环卫一体化管理全覆盖,启动云龙镇农村粪污清掏试点,户厕防渗漏改造任务开工率达100%,新建户厕全面竣工,卫生厕所基本实现全覆盖。我区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体形象进度已达97%。抓好农田水利建设,30个大中型水库、冬修水利等工程项目加快建设,整体工程量超过85%。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六、坚持生态文明优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区委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把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留给子孙后代。
一是抓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省生态环保百日大督察问题整改。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我区共收到227件交办件,均已全部办结。反馈问题涉及我区的整改任务共有18个,其中,第一轮涉及7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销号;第二轮涉及11个,其中5项为全市共性问题,需长期坚持,我区均已按要求开展并持续推进整改;其余6项完成时限为2020—2022年的,目前正在抓紧推进整改中,预计均可按时完成任务。认真完成海南省生态环保百日大督察整改工作,省督察组移交我区的5件问题线索,已全部完成整改。
二是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加大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整治力度,2020年拆违60宗,面积6655平方米,控违65宗,面积11767平方米。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六个严禁、两个推进”工作,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5%。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保持土壤环境安全。积极开展林业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整治工作,超额完成成片造林绿化和义务植树任务,红旗镇红旗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助力海口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巩固南渡江清“四乱”和城镇内河湖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南渡江龙塘段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优良率达100%,加快推进滨江西污水处理厂、镇域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建设。
三是大力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持续开展“爱国、爱海南、爱家乡、爱家庭”卫生健康大行动,城乡群众卫生习惯不断向好。云龙镇获评“国家卫生乡镇”称号。加速推广凤翔街道试点经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备设施配套在主城区实现全覆盖,稳步推进红旗镇垃圾分类收集项目,垃圾分类新时尚逐步从城市向农村发展。全面铺开禁塑工作,引导群众形成低碳节约、循环利用的绿色生产生活理念。
七、坚持人民至上,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区委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一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开展线上线下春风行动招聘会10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201个,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73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288人,针对脱贫户设置了244个公益性岗位,就近就地安排就业防止返贫。着力推进“一校两园”项目建设,琼山府城中学教学综合楼投入使用,新建椰合幼儿园、改扩建琼山幼儿园,海航豪庭幼儿园、琼山中山幼儿园等民转公幼儿园顺利开园,共增加学位4300个,学前教育“两个比例”提升工作顺利完成。改善办学条件,5月率先完成琼山区公办学校教室空调全覆盖工作,涉及学校48所,惠及师生5万多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顺利推进,琼山区教育局和琼山第二中学等3所学校被评为海南省卫生先进单位。公共文体设施进一步完善,在全市率先建设数字文化馆和图书馆总分馆制。有序推进18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海南省建筑设计院宿舍小区改造工作得到国家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和海南省住建厅肯定。在城乡长者饭堂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第三方管理机构对全区14家长者饭堂进行日常运营和管理,提升长者饭堂专业化服务水平。建成全省首个标准化婚姻登记场所。认真落实“菜篮子”主体责任,产、供、销全链条发力保供稳价,平价菜供应点实现500户以上的住宅小区全覆盖。
二是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深化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调解室、警务室、法律顾问室“三室联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大走访大化解工作,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400余次,调处化解1308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全年上访166人次,同比下降64%。出台《海口市琼山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琼山区社区治理行动方案》,优化社区治理模式,赋予社区更大的基层治理权限,着力打造大园社区“众·智”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桂林“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已经竣工。加快基层服务与治理创新,大力推进综治中心、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四位一体”新机制建设,着力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精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全面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三是深化平安琼山建设。深入开展“三无”船舶整治行动,对全区134艘“三无”船舶安装治安识别牌,完善“一船一档”材料,推进没收和拆解工作。全面推动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深入实施“八严”工程,获破毒品案件67宗,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03人,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我区现有吸毒人员995人,占常住人口1.89‰,达到省、市考核要求。琼山第三小学等4所学校顺利通过省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验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现举报线索清零、黑恶积案清零、目标逃犯清零“三个清零”目标,扎实推进“六建”工作,营造平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防灾减灾扎实推进,滨江街道博桂社区获评“国家地震安全示范区”。
八、广泛凝聚各方力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团结协作中开创新局面
区委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一是支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召开区委人大工作会议谋划部署人大工作,印发《海口市琼山区深入贯彻〈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支持区人大围绕区委重大决策,聚焦国民经济运行、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和社会事业开展监督,支持区人大联合区检察院创新“人大监督+检察建议”的方式,对我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医源性污水处置等问题开展联动监督,建设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之家)11个,村居人大代表联络室26个,实现镇(街)全覆盖并向村(居)延伸,加强对21件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工作的督办,全力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
二是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法治政府建设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审议依法治区工作进展情况,将法治政府建设考核纳入全区绩效考核范畴。圆满完成“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将《民法典》宣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助力海口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三是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深入开展民主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海口市第八届民族团结进步展示会在我区顺利举办。积极推进基层商会改革,实现全区11个镇(街)基层商会组织全覆盖。完善上下联动机制、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试点工作,打造“同心”有事好商量品牌,成立11个镇(街)政协工作联络站,推动全区124个试点单位实现全覆盖,并全部召开第一次“同心”协商民主议事会议。
四是全面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引导各群团组织主动参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新时代文明实践等重点工作任务,为琼山稳步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五是扎实抓好党管武装工作。召开区委常委议军会,不断强化党管武装工作。邀请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到我区作国防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区级领导和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军事日”活动,增强国防意识。圆满完成年度民兵调整改革和兵员征集任务。进一步完善了我区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拥军优抚工作,助力海口市顺利通过国家双拥办的考核验收。
九、文明实践创出特色,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强化
区委常委会自觉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认真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为区委中心工作开展提供思想保证。
一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绝对领导。区委常委会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13次,将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区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深入开展意识形态专项督查,举办意识形态专题培训班,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中央、省、市新闻媒体正面报道琼山5000余篇(条)。准确把握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舆论风险点,全面加强网络舆情收集、分析、研判和处置,妥善处置了“甲子镇发生新冠肺炎疫情谣言”“网友曝光南海嘉园房屋质量问题”等网络舆情136起。
二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拓宽新“路径”。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1+365”试点模式,打造滨江冯村、龙塘博抚、三门坡北岸等一批示范点,围绕五大志愿服务组团开展了2000余场(次)志愿服务活动,打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全省率先探索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与交流中心,建立“实践—理论—实践”试点模式,争创新时代文明实践“琼山路径”,获得省、市宣传部门的肯定。
三是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深入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大力弘扬特区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海口复查确认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我是能人”群英会、红色故事征集等特色活动,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杨海荣、周金萍,海口好人徐建、符策洲、冯尔动等先进典型,琼山五小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建设64个文明生态村,其中新建10个,巩固54个,大坡镇塔昌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9个单位分别荣获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称号。
四是积极打造琼山文化品牌。继续做好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着手进行《海口府城牌坊文化》《海口府城地区宗祠寺庙文化遗存及开发利用》文化研究,编印了《琼山文艺》《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琼山》等4本书籍。策划建设琼山历史文化展厅,启动历史文化遗存起云塔修复工程,完成府城鼓楼保护修缮,打造琼山历史文化品牌。
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区委常委会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各领域和全过程,着力强自身、强基层、强干部,驰而不息锤炼作风,坚定不移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是政治建设更加突显。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强区委常委会自身建设,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充分发挥区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区三套班子风清气正、和谐共事、团结奋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项目、重大规划、重大资金的使用集体研究决定,召开区委常委会37次、区委理论中心组会议16次,不断加强党对琼山各项工作的领导。
二是基层党建更加稳固。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鲜明导向,召开镇(街)、区直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压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党组织全面覆盖,在项目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工作组,党员干部靠前当好“店小二”。推进党组织全面进步,严格落实“双向用力、条块结合”制度,成立日月广场商圈党委,开展党建联建活动28场,服务党员群众1.9万余人次,以优质服务促进消费升级,得到了中组部调研组的充分肯定;将凤翔街道大园社区党支部升格为党委,有效整合辖区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在各领域打造18个党建示范点,其中,日月广场商圈党建被省委组织部定为全省基层党建新标杆。压实区领导联村工作责任,完成1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坚持把党员树成一面旗帜,疫情防控期间“273支‘党员+’队伍冲锋在乡村防疫第一线”等做法得到《新闻直播间》《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点赞,党员志愿者探访关爱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6300余人次,走访吸毒人员等思想落后、行为偏差特殊群体2100余人次,帮助解决问题572件,各级各领域党员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更加凸显。
三是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更加扎实。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强化实干导向,加大对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重点项目建设等基层一线、急难险重工作岗位干部提拔任用力度。2020年,职级晋升和调整配备干部16批次396人,其中提拔及进一步使用55人,交流任职15人,职级晋升234人,试用期满转正任职46人,从基层一线、重点工作一线提拔重用干部14人,职级晋升68人。推进党员队伍全面过硬,考核招聘6名大学生村官为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社区一线工作人员选聘社区专职成员15名,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逐步探索适应自贸港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大党政人才交流引进力度,再次修订《琼山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流动管理办法》,从区外引进体制内人才109名。落实容错纠错机制,重新使用1名受过处分影响期满干部。举办自由贸易港建设知识培训班、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务干部业务培训班、公务员周末英语提升班等培训活动,培训干部486人次。
四是党风廉政建设更加深入。区委严格落实党要管党主体责任,出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0次,扎实开展“5·10”(我要廉)等廉政宣传教育活动98次,覆盖6000余人次。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置173人次,其中第一、二种形态分别占49.7%、35.2%,分两批次对63名新任职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任前集体廉政谈话,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8批次19起43人。开展三轮巡察,发现问题1451个,其中推动立行立改268个。持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工程建设、脱贫攻坚、民生福祉、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共处置问题线索190件(次),立案审查调查92件,涉及人员9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9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采取留置措施2件2人,移送司法机关3件3人,挽回经济损失930万元。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对自贸港建设的各项政策学习研究还不够透彻,抓各项政策落地的能力还需加强;思想解放力度不够大,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活力需要进一步释放;部分领导干部作风和执政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经济总量依然较小,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新兴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融合不紧密,财政增收压力较大,消费有待进一步提振。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有针对性地认真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