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云阳县处于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位置,是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腹地旅游目的地。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的三峡库区腹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4′32"至109°14′51"、北纬30°35′6"至31°26′30"。东连奉节县,西接万州区,南与湖北省利川市毗邻,北与开州区、巫溪县接壤。县城西距重庆主城区公路里程310千米,东距湖北宜昌市区水路里程291千米。全县地域面积3636平方千米,其中县城建成区22.4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58%。县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向山地过渡地带,南北长99.5千米,东西宽70.2千米。地势南北高、中部底,由南、北向中间倾斜,最高点农坝镇境内云峰山野猪槽包海拔1809米,最低点长江出境处海拔139米。境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长江、汤溪河、澎溪河、磨刀溪、长滩河将县境分为六大块,呈现“一江四河六大块,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特征。
【建制沿革】 云阳历史悠久,秦时置县,距今已有记载2300多年历史,境内云安盐场闻名古今,现代考古在云阳盘龙街道大地坪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等。
夏商,属梁州庸国地,有今云阳、开州、万州、梁平、垫江及湖北省恩施、利川市之域。春秋早期,西南少数民族巴族的一支——盐水女神居住于以今云阳县为中心的川东地区,范围有今万州、开州、梁平、垫江及今湖北省恩施、利川市等。东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楚伐庸,秦、巴结盟从楚师,庸灭,秦、巴、楚分庸地。巴得鱼邑及今万州、开州、梁平、云阳、垫江及湖北恩施、利川市诸地。东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楚夺巴地,云阳地域属楚。周赧王元年、秦惠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秦国灭楚国,在原巴国地域置巴郡,秦昭王二十七年至三十年(公元前280—277),秦国大将军司马错、张若率军发楚,攻占朐忍等地,在云阳地域建县“朐忍”,因地多朐忍虫(俗称蚯蚓)而得名,县治万户驿(又名旧县坪,今属青龙街道办事处建民村2组,三峡工程Ⅱ期蓄水后遗址淹没,出土景云碑为证),是为云阳建县之始。县地域有今云阳、垫江、万州、开州、梁平及湖北省恩施、利川市等地。
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
秦朝,县属巴郡。西汉,县属益州刺史部巴郡。东汉初年,县属益州刺史部巴郡。兴平二年(195),县属益州刺史部永宁郡。建安六年(201),县属益州刺史部巴东郡。建安二十一年(216),分县西北部置汉丰县(今开州),分县西部置羊渠县(今万州区及梁平区、垫江县),并以鱼复、羊渠及宜都、巫、北井六县置固陵郡。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县隶固陵郡。县徐虑、鱼复蹇机以失巴名,上表自讼。先主刘备听,复为益州巴东郡、南郡。炎兴元年(263),县属梁州巴东郡。三国吴在县南部今湖北省利川市、恩施市地区建沙渠县,县治今恩施市,属建平郡,隶荆州。西晋光熙元年(306),县先隶荆州巴东郡,后为梁州巴东郡。东晋永和三年(347),县属梁州巴东郡。南北朝宋朝,县属荆州巴东郡。南北朝齐朝,县属巴州巴东郡。南北朝梁朝普通四年(523),分县东部(今龙洞镇、故陵镇及周边地区)及鱼腹县西部地区置阳口县,为巴东郡治郡治今故陵镇,属信州。南北朝西魏朝,阳口县属信州巴东郡。
南北朝北周天和三年(568),开府将军陆腾平定冉令贤、向五子王反周后,将县治迁至汤口(今云阳镇)并改县为云安县。县境内有云安盐场,为县内首望地,故县借场名;云安县、阳口县属信州巴东郡。
隋朝开皇三年(583),废阳口县,将原属县地归还云安县,属巴东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在云安场(今云安镇)置云安监,属县一级机构,专事盐课。云安县、云安监属山南道信州云安郡。武德二年(619),属山南道夔州。天宝元年(742),云安县、云安监属山南道夔州云安郡。
五代前蜀,在云安盐场(今云安镇)设云安州,云安县省入,隶镇江节度使。不久寻废。
五代后蜀,设云安盐场(今云安镇)云安监,云安县省入,隶宁江节度使。
北宋开宝六年(973),仍设云安县,并在云安县(今云阳县)置云安军,军治云安县,隶川陕路,领云安县及云安监。
熙宁四年(1071),以云安监及云安军北部地区置安义县,隶云安军,县治在今云安镇。熙宁八年(1075),撤销安义县,户口还归云安县。仍在今云安镇置云安监。南宋末,废云安军,留云安县。云安县隶山南东道夔州路。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在云安县复置云安军,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夔州路。至元二十年(1283),云安军改置云阳州。省云安县入州。云阳州先属四川行中书省夔路,后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夔州路。
明朝洪武四年(1371),云阳州属四川布政使司下川东道夔府。洪武六年(1373)十二月,降云阳州为县,定名云阳县,属四川布政使司下川东道夔府。其名沿用至今。洪武九年(1376),云阳县属四川布政使司重庆府。洪武十四年(1381),云阳县改属四川布政使司夔州府。
清朝,云阳县属四川省下川东道夔州府。
中华民国时期,1913年6月2日,北京政府制定各省属道区域表,云阳县属四川省东川道。1918年7月,川军将领熊克武以靖国军名义发布“四川靖国各军驻防区域表”,云阳县被划为靖国军第六师卫戍区。从此,云阳县进入川军防区制时期。
1935年6月,四川省结束国民革命军治理,实行新县制,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制,云阳县隶第九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6日,为抵御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四川省政府将全省90余县设为防区,云阳县属国民革命军孙元良军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