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集中集约执行”案例】2019年,海口市中级法院探索制度创新,推进刑事执行改革,创新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集中集约执行方法,使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执行工作与服刑人员减刑假释工作相衔接,有效提高自动履行率,使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执行工作与刑事审判工作相衔接,有效实现逆向监督,形成一套高效能、易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集中集约执行工作机制。2020年4月25日,入选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案例(第七批)并发布。
案例主要做法 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的执行工作,主要是执行刑事裁判罚没,是刑事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由刑事审判部门依职权移送至执行局执行。市中级法院打破全国法院机构职能常规,重新布局相关审判资源“硬件配置”,安装新版“软件”,赋予新型职能,在全国范围内首创由专业化部门进行集中集约执行的监督与执行相融合的工作方法。具体为:将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的依职权执行的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的强制执行工作从现有执行局执行工作中单列,实行由审判监督庭单独集中集约执行,同时建强五项机制予以配套,形成“五位一体”新型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执行工作机制。制定《关于审监庭办理刑事案件财产性判项执行案件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范化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对假释罪犯和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回访规程》《刑事财产性判项案件移送立案执行要求》等配套制度,确保刑事财产性判项执行工作有章可循。建立远程视频科技法庭。通过远程视频系统连接检察机关和辖区监狱,实现对罪犯远程庭审、询问、约谈及回访,有效提高执行质效。外部搭建执行协作平台。主动联系监狱管理部门搭建执行工作专线,通过专线及时了解罪犯的服刑表现,查询罪犯服刑期间的专用卡余额和消费情况,方便文书送达和执行工作的开展;与检察机关构建执行工作平台,安排专人实现工作对接,按时分享执行工作数据,主动接受检察监督,共同推动生效裁判的执行。内部推进立审执一体化。规范法院内部刑事审判庭向立案庭移送立案工作程序,确保材料、审查、时间“三个到位”,理顺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执行案件“立案-审判-执行”的工作关系,形成立审执一体化联动工作合力;探索推行刑事案件庭前开展财产保全、庭中审查财产权利、庭后明确财产判项,防范财产性判项“空判”问题,延伸立审执一体化工作触角。建立执行逆向监督审判工作机制。明确审判监督庭与刑事审判庭之间征询与反馈的工作职责,通过执行发现问题逆向监督审判工作,促使刑事审判庭对涉案财产的审查、裁判更加具体、明确,避免因裁判不明导致“执行难”。
案例实践效果 创新机制效能突显。2020年,海口市中级法院受理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执行案件645件,结案632件,结案率97.98%;执行到位金额9723.29万元,执行到位金额比上年增长95.52%,上缴国库9536.27万元;退赔受害人187.02万元,其中自动履行金额1571.1万元。刑事执行改革大幅提升了执行到位金额、结案率等关键指标。审判监督庭正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办理罪犯减刑、假释案件时,对没有依法履行财产义务的罪犯,从“严”把握;对主动履行财产义务的罪犯,从“宽”裁决。同时将履行财产性判项作为考察了解罪犯悔罪表现的重要评价标准,促使罪犯在积极改造的基础之上为争取减刑、假释主动履行财产义务,建立起审判监督、财产性判项执行与罪犯减刑、假释工作新型良性循环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制度效能。刑事财产性判项集中集约执行,保障法律正确实施,保障国家利益和依法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有效提升执行工作质效。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财产性判项执行案件难点在于附带民事赔偿案件、涉众案件和涉黑恶案件,市中级法院通过以上举措,主动作为,善意文明执行,使当事人从执行对立面转化到理解和支持法院执行,协力推进执行工作,消除信访维稳隐患,执行效果良好。最高人民法院将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集中执行的做法予以刊载,供各地学习借鉴。